新加坡(Singapore) 觀光重點:

宗教建築

寺廟古剎

 錫克廟

  位於實龍崗路上,將傳統與現代技巧地融合的建築物,主建築物共三層、副館高達七層。莊嚴氣派的禱告壇中,有一個13公尺的拱形台,供奉錫克教的聖經─Granth Sahib。


 齊智廟

  位於登路,這座具有南方風格的印度教寺廟,成於1984年,由一群放高利貸致富的商人集資興建。

  開放式中庭與無數個寺院全部以豪華屋頂相連,分佈其間的是48片彩繪玻璃,以特殊的角度捕捉日出的璀璨與日落餘暉。


 福德寺

  位於直落亞逸街76號,始建於1820年,1825年又以磚塊重新建造。這是一座仙教寺廟,仙教乃是一種採擷佛教和孔子儒家思想精華,而自成一體的宗教信仰。仙教相信欲與神溝通,需借助靈媒的力量。祠門的左邊監立著一尊著喪服的財神爺像。


 龍山寺

 位於跑馬埔路,此寺供奉觀音,精雕玉的祭壇,以各類花鳥及富神秘色彩的鳳凰來點綴,華麗的壁畫、二尊栩栩如生的獅像和動人的圓形窗戶,適切的營造一種莊嚴靜穆的氣氛。


 光明山普覺寺

 位於Bright Hill Drive,此寺依山而建,是新加坡最大的寺廟之一,建築式樣是中國傳統寺廟造型,內部裝璜與神像莊嚴而富麗。


 雙林禪寺

  位於惹蘭大巴窯184E號,此寺落成於1908年,由兩位福建富商合資興建,主旨是紀念佛佗的一生,目前是國家重要建築物之一。寺門內有一座彎曲小橋連接寺院中庭。遊客也可在此觀賞到由泰國進口的精緻佛像。


 馬里安曼興都廟

  spots7-1.jpg (11386 bytes)

  位於橋南路244號座落於牛車水精華地段的馬里安曼興都廟,大門上雕畫著耀眼奪目的彩色壁畫和栩栩如生的印度諸神像,吸引眾多朝聖信徒與觀光客。黃昏時可聽到仙樂般的祈禱頌吟,這裡也是一年一度蹈火節的舉行場地。


 陳氏宗祠

 位次馬可新路,落成於1876年,所使用的建材均取自船舶的壓艙物,年代雖已久遠,至今仍完好如初,尤其是供奉陳氏祖先牌位的祭壇,非常優美雅緻。


 千光寺

  spots7-5.jpg (8288 bytes)

  位於跑馬埔路,寺院內保留不少佛教古文物,最受人矚目的是一尊高達15公尺的大佛像,四周圍繞著無數的燈燭,燈火通明耀眼。佛像座下懸掛紀錄佛佗一生事蹟的美麗畫布。


 天福宮

  位於直落亞逸街,建於1841年,此地原為一片水澤,由一群感恩的漁民合資興建,取名天福宮,喻指「上天賜福之廟」之意。廟中主要供奉中國的海神─媽祖,和其他許多傳統的中國神明。

  稱這座廟宇為國際性建築,實不為過,其建材包羅萬象,包括來自蘇格蘭的鐵器、荷蘭台天特的陶器、英國磁磚和群龍纏繞的花崗岩石柱,極為考究。

  寺廟正門由莊嚴威武的門神和巨形石獅坐鎮,庭院一角則立有新加坡拓荒者的牌位,供人敬仰。


 粵海清廟

  位於菲立街,位於繁華商業圈中竹粵海清廟可追溯至1850年。屋頂雕刻取材自早期中國農村生活的景象。寺廟中懸掛許多牌匾,其中一塊是清朝光緒皇帝御頒的。


教堂

 亞美尼亞教堂spots7-2.jpg (5652 bytes)

  位於禧街,亞美尼亞教堂建於1835年,為亞美尼亞人的宗教活動中心,是殖民時期建築師喬治哥里門的精心傑作之一。

  這間為紀念聖者葛雷哥里而建造的教堂,其圓弧造形結構和四面突出的門廊,充分展現該建築所代表的宏偉壯麗與和平莊嚴。新加坡政府已正式將其列為國家古蹟之一。

  在教堂後院是現今新加坡最古老的墓場,在此可發現許多年代久遠的名人墓誌,包括卓錦萬黛之墓,新加坡的國花即以之命名。


 耶穌善牧主教堂

  位於奎因街和勿拉士峇沙路交界,這間天主教堂是1841至1846年間,由喬治哥里門的門徒丹尼士麥史溫尼設計興建。

  這間教堂得以興建並保留至今,金梅力布拉爾牧師鍥而不捨的驚人募款毅力功不可沒。布拉爾牧師於1830年代曾主持新加坡的第一天主教會。


 聖安德烈教堂

spots7-3.jpg (9409 bytes)  位於哥里門街,1862年由隆納德麥克佛遜上校設計並興建,用以代替早先為紅念史丹福萊佛士爵士所建的舊教堂。

  參與興建工程的人員中,包括具有特殊建築知識技術的印度籍罪犯,他們大量運用殖民時代廣為印度人採用的建築方式,將貝殼石灰加上蛋白、糖調和成糊狀;再和入水和浸泡柔軟的椰子殼,即成實用的石膏,乾躁之後不易穿透,同時散發著一層平滑的光澤,非常美觀。

  傳說,印度建築工當時急欲早日竣工,原因不僅是新教堂要取代遭雷電殛毀的舊教堂,也因為當時謠言盛傳,英國人認為只有以人為犧牲祭品,寸可平撫搗亂的惡靈。

  西翼門上的彩繪玻璃窗和草地上的紀念碑,均是為表彰麥克佛遜上校而立的。


 聖約瑟教堂

  位於維多利亞街143號,每年的耶穌受難日,新加坡的天主教徒們都會齊聚於聖約瑟教堂,在草地上舉行莊嚴肅穆的遊行以紀念耶穌為拯救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聖行。

  聖約瑟教堂自1906年動工,耗時六年才完成,完成後取代ReverendVincente牧師所率領的葡萄牙傳教團所建造的舊聖約瑟教堂。


清真寺

 阿都卡夫清真寺

  位於登路喜街,建於1910年的阿都卡夫清真寺,宛如小印度區內的綠洲,僻靜的座落地點和林茂盛的中庭花園,均使人心靈為之舒暢。在祈禱區旁,掛著一幅詳述回教眾先知淵源流長的教譜。


 納宮清真寺

  位於直落亞逸街140號,這座國家古蹟的建築形式融合東西文化精華和藝術風格,最耀眼的部分,是突出於建築群中的雙座角樓。


 蘇丹清真寺

spots7-4.jpg (6573 bytes)

  位於橋北路,金色的圓頂、巨大的祈禱堂,蘇丹清真寺無疑是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第一座立於此地的是彰顯蘇丹國王功蹟而建的清真寺,由史丹福萊佛士爵士撥款三千元興建。現今的清真寺建築物,係由著名的卡通畫家丹尼士仙卓設計,於1928年竣工。每日從日出時分至日落,共有五次禱告儀式。


 阿爾阿布拉清真寺

  位於直落亞逸街,該清真寺原本是間毫不起眼的簡陋草屋,始建於1827年,並於1850年重新整建為今日的阿爾阿布拉清真寺,工程耗時五年才完成。


 阿爾法拉清真寺

  位於經禧與必得福路交界,經禧坊大廈。此清真寺和一般傳統的清真寺最大之不同在於其建立於摩登大樓內。佔地面積之大可容納千名以上的禱告的信徒。


 哈查花蒂瑪清真寺

  位於美芝路,這座清真寺的興建頗富傳奇趣味,相傳一名麻六甲出生的馬來婦人,嫁給一位富有的武吉士商人,商人死後,她接手經營龐大的船隊和生意。這座英國式樣的回教堂蓋在她所捐贈的房屋土地上,並以她的名字命名。


 猶太禮拜堂

  位於滑鐵盧街。新加坡的猶太人常到此參加例行祈禱和特殊節日慶典活動。

地方簡介地理環境歷史背景交通狀況觀光重點住宿參考